近日,工程与材料学院低空经济系教师郑丽红、朱凌霜带领该系建筑学学生前往绵阳金西湖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外教学考察活动。本次考察旨在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地场景相结合,深入探讨快速发展的低空经济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未来融合潜力。
无人机停放平台
考察过程中,郑丽红首先结合现场的实际景观布局和空间结构,为学生们开展现场教学。她指出,传统的景观设计主要关注人的地面视角和体验,而在低空经济时代,无人机物流、空中游览、城市空中交通(UAM)等新业态的涌现,要求景观设计师必须具备全新的“垂直空间”和“低空俯瞰”视角。未来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美学与生态,还需统筹规划低空飞行器的起降场站、飞行航线下的视觉景观效果、噪音控制以及如何将必要的低空基础设施巧妙地融入城市与自然景观之中,实现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郑丽红讲课现场
随后,朱凌霜从低空运营管理的角度进行了补充。她引导学生们观察地形地貌、建筑物高度与布局、植被类型等要素如何影响低空飞行器的安全运行与航线规划。例如连绵的绿植可以成为天然的音障,水系和开阔地带可能更适合规划视觉航路或临时起降点。景观设计不再是静态的图画,而是动态的低空运行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同学未来需要学会运用三维空间思维,为低空飞行器设计出既安全高效又赏心悦目的“空中走廊”。
考察活动最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课外考察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专业视野。有同学谈道:“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低空经济不仅仅是技术驱动,更需要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生态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郑老师和朱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有了更立体、更前瞻的认识。”
本次考察是学院低空经济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积极实践。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前沿的理解,也凸显了学院在培育能够应对未来低空经济复杂场景的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前瞻性与使命感。
工程与材料学院:朱凌霜
一审:郑丽红
二审:崔晓凤
三审:范香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