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生风采 > 正文
【党委工作部】节至立冬,情暖校园
2025-11-07

11月7日,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天府学院的师生们共同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校园里没有刻意的活动布置,却处处藏着对这个节气的感知与传承,让冬日开篇满是质朴的韵味。

说起立冬,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个讲究“藏”和“补”的节气。在没有现代科技手段的古代,人们依靠观察天气与植物变化来确立节气,并总结出“立冬一到,水始结冰,地渐封冻”的自然规律。民间也流传着“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说法,意指天寒之后,要进食滋补的食物来调养身体,以储备能量,抵御整个冬天的严寒。

古老的立冬习俗,穿越时光,至今仍在中国人的餐桌上鲜活如初。为迎接这一天,人们一早就采购好新鲜的韭菜、白菜,家中和面、拌馅,一家人围着桌案,手下翻飞间,是圆润的面皮与饱满的馅料。那句“立冬不端饺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谚,与其说是畏惧严寒,不如说是一种温暖的仪式——它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让欢声笑语与饺子的热气,共同驱散冬日的寒意。

北方的羊肉汤暖身暖心,南方的汤圆与热粥温润妥帖。尽管风味各异,但其背后“补冬”的智慧却是共通的——在天气转寒之时,用一顿热乎乎的饭食,为身体积蓄能量,更为生活注入一份安稳与慰藉。

立冬时的校园

街上的人们悄悄添上了厚外套与围巾。奶茶店和面馆里坐满了人,大家捧着热饮、吃着汤面,不忘念叨一句“今天立冬,可得穿暖些”。其实立冬不只为吃,更似一声温柔的提醒:天冷了,别只顾忙碌,记得添衣保暖,也趁此时好好歇息,养足精神,迎接整个冬天。

这个立冬,没有刻意的喧嚣,冬的气息却已顺着时光的脉络,在校园的寻常角落静静流淌——图书馆前银杏落满石阶,实训楼旁秋风裹挟书香,操场上脚步依旧轻快,食堂里热汤的香气漫过走廊。这一切,让师生在不经意间,与节气、自然、生活,更与校园里的烟火与朝气,温柔地相遇。

校新闻宣传中心:彭芝琬

初审:赖娅

复审:徐雅楠

终审:宁梦茜

2025年11月7日